互联网业务测试团队如何快速构建轻量级的自动化

发表于:2014-06-27来源:csdn作者:rickyqiuTX点击数: 标签:自动化测试
做测试,自动化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而且也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无论是对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还是对人的能力的锻炼,都是非常的有帮助。就目前个人观察到的情况,一些

  做测试自动化是一个绕不开的主题,而且也是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无论是对测试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还是对人的能力的锻炼,都是非常的有帮助。就目前个人观察到的情况,一些负责基础性组件测试的团队,比如底层平台、SDK等,或者是负责功能通用性高的产品,比如防火墙、邮件系统等,都可以做到比较高的自动化率,而且自动化测试开发的过程通常也没有那么纠结。相比而言,强应用层业务相关的测试团队,通常在自动化方面的开展要困难很多。我这里说的是比较全面的功能的自动化,不是指写几个简单的脚步覆盖几个功能,大的思路是接口层面,不涉及UI的,而且可以制作大规模的用例

  主要有几个问题:

  1. 首要的问题是版本的节奏,互联网的产品版本的节奏非常快,一个20多人的测试团队一周发布上百个功能特性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团队成员有非常多的精力消耗在这些功能版本上,需要快速的理解业务,构建测试环境,bug验证回归,以及发布上线等等,留给业务测试同学构建自动化用例的时间非常少。

  2. 功能非常的庞杂,而且有负责的业务流程,难以标准化。

  3. 说到自动化,大家会想到自动化框架,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自动化框架。自己开发或者维护过框架的同学可能都深有体会,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工作量和持续的时间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测试开发人力能做自己的框架,以及业务能否承受这样的等待时间?

  互联网行业的变化很快,线上功能变化按天算,业务调整和组织架构调整按月看,做一个大的框架如果在部门层面还有可能,到了业务测试团队来说比较奢侈。很多方案是环境和需求逼出来的,细想下来,有两条路,一是看部门的框架,二是有没有轻量级的方案,可以快速的应用。

  这里结合我们自己的一些实践来看看,也是一点浅显的经验。

  部门有一些平台,但是有一些局限,主要是针对HTTP协议,另外对数据的准备支持不太好,也不支持DB的数据检查等功能,另外就是不太方面去定制和扩展,相比而言更适合外网的监控,评估下来准备想想别的办法。

  很多时候,过去的成功经验往往会让我们想复用,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准备参照在以前公司做过的keyword driven的框架,把功能点封装成一个个的步骤,然后通过配置文件来构造用例,实现自由的组合和数据驱动。这条路验证过,而且看起来对现在的业务来说也没有什么问题,能走通,但是就目前团队的情况来看,开发一个这样的框架的代价无法承受。

  考虑了很久,于是有了现在更轻量点的做法,写出来给那些测试开发资源比较少的业务测试为主的团队参考。

  如果想要快速,但是又功能丰富,最好的办法就是抱一条粗腿,这里我们选的是 JMeter。从2.2版本到最近的2.11,一直在关注和使用,发现JMeter的进步很快,版本活跃程度也很高,另外,它早就超出了一个HTTP性能测试工具的范畴,自动化测试其实是它另一个很大的主打,官方文档也提到。

  选中JMeter简单来说有几点:

  1. 接口大部分HTTP协议,而JMeter对HTTP支持非常全面,毕竟是做这个出身的。如果有些接口不是呢?我们的做法是用写adapter转换,这里不详述,所以写用例这边还是按HTTP协议走。

  2. 对数据提取和断言非常多的支持。还可以支持直连DB,可能需要补充额外的驱动jar包,但是没有技术障碍。

  3. 可以图形界面,极大的方便了用例制作和调试。以前的经验,我们做了命令行的功能点,后面为了大规模制作用例,还开发过web console,现在完全没有必要,这一部分也省掉了。

  4. 可以命令行执行,这就意味着可以方面的被粘合到我们的脚本里面。

  5. 输入和输出都是文本,jmx和存成的csv都是文本,极大的方便了脚本的处理和结果的parse。

  还有更多细节的点不多说了,有了这些基本可行性就很高了。想要独自开发上面这些功能得很大的代价,这也是轻量级能做到的主要原因。

  有了上面这些基本的骨架有了,但是要想想怎么整合成可复用和扩展的用例。

  基本的思路如下:

  1. 用例的分层,为了更好的复用和管理。CGI是最小的粒度,对应一个HTTP请求,完成一个很细节的操作。Function是一个对外有逻辑意义的历史,比如下订单,审核订单。TestCase是一个成品,TestSuite是一个用例的集合。

原文转自:http://blog.csdn.net/superqa/article/details/2064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