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自动化测试(3)

发表于:2015-02-28来源:uml.org.cn作者:不详点击数: 标签:
脚本解读: 1)第1行表示点击删除按钮; 2)2~3行表示查找页面上文本内容为新增帐号的div,并断言该div已经不存在了(为空); 通过上面的脚本就可以实现用户增

  脚本解读:

  1)第1行表示点击“删除”按钮;

  2)2~3行表示查找页面上文本内容为新增帐号的div,并断言该div已经不存在了(为空);

  通过上面的脚本就可以实现“用户增加、删除”的自动化测试,并且可以跨浏览器。看到这里您会不会觉得整体还不错,如果测试脚本再能通过录制的方式自动生成就更好了!

  “看”起来确实还不错,但在实际项目中用起来就没那么爽了。这其实是在技术/工具选型时普遍存在的现象:在验证/试用阶段的评价很高,但在投入生产使用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家在选型阶段除了考虑功能,还要考虑技术/工具本身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上面的方案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是很不错的:开源、社区活跃、标准化程度高、支持跨浏览器、脚本回放稳定、可集成性高,等等。

  但是如果就这样应用在实际项目中,会从过程的角度暴露一些棘手的问题:

  测试脚本是“代码级”的,那么应该由谁来编写呢?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好像都有编写这些测试脚本义务,但似乎又都有不写的理由。

  测试脚本必须不断的修改才能在最新版本上跑通,谁该为此买单?

  在敏捷开发过程中需要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新增、变更),这一点整个团队都好理解。因此如果需求发生变化,开发人员修改代码、测试人员修改测试脚本,一切顺理成章,大家相安无事。但是在用户需求没有变化时,开发人员频繁修改代码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修改Bug、针对“坏味道”做重构、调整页面布局或样式。于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测试脚本又无法执行了!

  这时候测试人员可能会质问开发人员:“做之前怎么不想清楚?都已经测试完成的功能,为什么还总是反复修改?什么时候代码才能稳定?”。

  而开发人员此时也会非常理直气壮:“有Bug能不改么?页面布局不合理导致用户体验差,能不改么?而且敏捷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就是重构啊”。

  大家又是似乎都有道理、也都有苦衷。我虽然作为测试人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偏向于”开发人员的: 在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中,后面的阶段对前置阶段是有一定依赖的,所以越往后期响应变化的难度越大。比如,在“开发”环节不仅需要响应“需求”的变化(新增、变更),而且需要响应“设计”的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测试”本就应该响应“开发”的变化。

  对于在实际项目自动化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上述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自动化测试方案本身的敏捷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学习成本高

  测试人员除了要掌握WebDriver接口之外,还要掌握XPath、TestNG的用法,甚至还需要对功能的前台实现有一定了解。

  2、 脚本维护困难

  敏锐的开发/测试人员从上面的示例脚本中,可以马上嗅出一些“坏味道(Bad Smell)”: 代码相似度非常高、可能变化的数据被硬编码在测试代码里、代码可读性差、测试代码与页面源码耦合度大,等等。这些坏味道的出现,通常意味着需要进行重构,否则会愈演愈烈,最终变得尾大不掉。

  【注】业界常见的测试工具本质上还是针对页面源码来编写(或生成)测试脚本的,即使提供了录制工具,此类脚本的可读性和后期可维护性还是非常差的。

  3、 断言条件繁琐

  业界常见的测试工具即使提供录制脚本的功能,但是对于“断言”还是需要人工插入的(工具做不到智能的判断我们想要在哪里设置断言),于是断言就成了自动化测试人员的“噩梦”。

  断言对象可能很“多”,页面的信息量往往很大,需要在测试脚本中为每个断言对象(比如,页面某个文本框的值)补充断言语句。

  预期结果是可能“变”化的,甚至是动态的,因此预期结果的值如果与脚本逻辑耦合在一起,将来极难维护。 断言机制比较“呆”板,对于 未设为断言对象的字段,如果发生错误也是无法感知的,并且难以对于UI样式或UI逻辑(比如,翻页图标应该灰显)进行断言。

  换个角度可以理解为,如果这样的断言条件“多”的话,整个测试用例集会“变”的非常“呆”板!

原文转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30715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