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提升系列谈:敏捷开发初体验

发表于:2009-09-14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开发效率系列谈体验
开放的办公位,8-10个人一组围绕着一个大长方桌,面对面环绕而坐进行 开发 ,取消了位子间的挡板。办公区的四周有很多的白板,上面写着一些术语,画着一些流程图;墙上挂着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不断翻动显示任务进度、 测试 等各类数据……这就是位于F1的16楼中

开放的办公位,8-10个人一组围绕着一个大长方桌,面对面环绕而坐进行开发,取消了位子间的挡板。办公区的四周有很多的白板,上面写着一些术语,画着一些流程图;墙上挂着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不断翻动显示任务进度、测试等各类数据……这就是位于F1的16楼中央软件部应用平台敏捷2.0的办公室。这里也是公司级敏捷开发的样板点、教练团,目前他们已接待各产品线参观人员120人次,对外开展了20多次经验分享和交流,中央研发部总裁更是亲自到此视察和指导工作。而走进F3网络产品线的U2000传送网管开发部,则可以看到宽阔的区域划分成了13个敏捷开发区,原来背对背而坐的开发人员,也转过身来,8、9个人环绕一张长椭圆桌而坐,每个敏捷小区四边的“敏捷墙”都设置了很多白板、柜子,柜子面板也可当白板使用,每日早上小组成员采用站会的形式快速对整体迭代计划进行回顾审视,沟通。



中央软件部的敏捷办公:8-10人一个小组


  这样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中央软件部应用平台项目的负责人吴昌议介绍说:“办公位设置上,我们将工作相关的开发、测试、资料、SE组成特性团队坐在一起,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有效、最及时的沟通。发现问题马上讨论,快速反应。” 

  软件开发是一种团队活动,首先应做到提升沟通效率降低交流成本,业界调查:软件开发中一个50人的团队,平均每人30%时间用于编码,而70%的时间用于与其他成员交流。办公位的变化,反映了敏捷关于“团队”的理念——“以激发团队潜能为手段创造更高价值”。其本质是为了触发大家沟通的主动性,营造团队追求最佳的氛围,更好激发起个人和团队的能力。要发自内心的转变,不要抵触,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要求彻底改变办公位。 

  中央软件部的陈玲是一名测试工程师,在敏捷开发中,她感受到:“敏捷不仅把人的关注放在了首位,而且目标感更加清晰,以前看不到整个项目的过程,只知道某个部分,现在对端到端比较了解了。而且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共同为质量负责,有共进退和共存亡的感觉。以前测试人员的编程能力是比较弱的,这半年来,我们的自动化能力、编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刚开始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对于一个新事物,我们也困惑过,是在不断摸索过程中熟悉和认可敏捷的。” 

  应用平台与中间件开发部的陈庆金也有类似体会,他认为开放性的办公环境方便沟通和交流,比如说,以前一万行的代码,开发、测试、资料全流程做完,要2个多月,现在只要1个半月即可,交付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据公司敏捷开发负责人介绍,敏捷开发自07、08年在中研、无线等产品线开始试点,09年将全面推进项目级敏捷开发。敏捷开发要求每个团队在敏捷三大理念(价值、团队、自适应)指导下,通过聚焦客户价值、开发过程可视化,管理轻量化以及迭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业界优秀实践加以应用(如持续集成、开发测试拉通、迭代、可视化管理、自动化测试、站立会议等等),不断的迭代增量开发,以最终交付符合客户价值的产品。从试点项目看,敏捷已经对生产率、质量、满意度、成本有明显改进作用。但真正在各产品线推广,我们肯定还会遇到相当多的困难,还需要所有团队共同的努力。

  快评——从工作模式的转变要效率
  
  研发体系从开始推行敏捷开发模式试点,到目前在各产品线推广,改变了既有的瀑布式软件开发模式,现在看,它在多数试点项目和试点部门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软件质量得到提升,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总体看,敏捷对软件研发生产率、质量、满意度、成本有明显改进。从敏捷试点观察,人还是这些人,条件还是这样的条件,改变的是我们的工作模式。可就是这么改变一下,就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目前,各体系都在努力工作提高人均效益。交付体系大力推进站点作业标准化,优化工作模式,交付效率大大提升;供应链无线基站订货猛增,但生产制造能力受限,他们研究基站的结构,在可制造性重新设计,使得生产的效率提升十多倍;产品测试,改进一下测试模式,实现7x24小时全自动测试,就成倍提升质量和效率……这些,都是在现有改进措施已经到“极限”时,转变思维,转变作业模式后获得的。所以,面对效率提升的目标,当我们发现似乎改进的空间很小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打破惯性思维,从方法、工具等层面转而考虑现有作业模式的改进优化,或许就会发现更大的改进空间。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