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理解的职业开发人员(2)

发表于:2012-06-28来源:IT博客大学习作者:Yurii点击数: 标签:职业开发人员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很严重。我思考了很久,发现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是进行角色的互换,尤其是开发方(包括开发人员),不能局限于按照规程实现功能

  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很严重。我思考了很久,发现比较合适的解决办法是进行角色的互换,尤其是开发方(包括开发人员),不能局限于“按照规程实现功能”的角色,而应当深入思考和理解业务。

  不少开发人员最“理想”的工作环境就是: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工作成果给谁用,怎么用,会产生什么结果,他们更喜欢这样的描述:什么类型的数据从哪里来,怎样处理之后,最后交给哪里。在架构清晰、流程完备的大公司里,或许你只需要安心填格子即可,但是拥有这样工作环境的开发人员,占总数的多少呢?更多的人面对的还是变化不定的需求,甚至连业务部门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这种情况下,只关心“数据从哪里来,怎样处理,交给哪里”之类的问题,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无异于挖坑埋葬自己。

  相反,如果你清楚某个实现方案的缘由,知道它是基于何种应用场景,如何设计出来的,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把握它的价值和所需的工作量。如果更主动一些,可以和业务部门谈,这么做,将来会遇到什么问题,如果将来要改,哪些环节是可以改的,哪些环节是不能改的——如果你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给出的建议一定比技术味道浓厚的“做不出来”更有说服力。如果做不到这么主动,你也可以预估,哪些业务是稳定不变的,哪些业务是一定会遇到问题需要改变的,然后可以合理分配工作量:对那些明显没什么前途的项目,可以适当保留资源,以免将来竹篮打水;对那些目前业务部门认为不重要,其实又相当有价值的项目,可以适当多投入精力,以免将来措手不及——要知道,业务部门提的“紧急”需求,多半不会考虑开发的工作量。

  需要补充的是,做到上面这点,其实有相当的难度:一方面,你的技术功底必须足够扎实,在满足需求时,不仅仅是“模仿”现实,而应当知道这种现实,在数字世界里应当如何表达,如何重构,受到哪些条件和规则的限制(比如同一个抽象操作的不同实现,到底是选择Switch语句还是多态,其实是有章可循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另一方面,又要能跳开技术的局限,从更全面的视角理解、把握业务。不过,这是非常值得花功夫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前热门的“领域驱动开发(Domain Driven Development)”,说的大抵就是这回事。

  时间

  在软件开发中,时间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已经有无数的巨著,无数的案例,无数的先烈,但是时间,仍然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总的来说,人月是一个神话,我们不可能绝对精确地把握开发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从某种程度上把握时间。我个人的经验是,计划是在现实参照下的不断调整和修正中逐渐准确的。最重要的,并不是确定远大的目标,然后限定多长时间必须完成;而是可以把大的项目拆分为不同的模块,把整个开发流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果你的模块划分得足够细致,就可以以每个模块的工作量,相对准确地得知整个项目的耗时;如果你的流程划分得足够合理,就可以在各个阶段拿出看得见、用得着的结果,供业务方使用。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到最后一起推出,却发现与业务方想象大相径庭”的尴尬;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每个阶段结束,就可以提供一个阶段的生产力,作为开发方,在面对质疑时,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

  从个人方面,我注意到,职业开发人员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可以相当精确地估计某个“小活”的工作量。以我自己和我的一些朋友为例,面对一些细致而且明确的需求,我们经常可以精确估计到工作量,时间精确到以半小时计。在紧密协作的“背靠背”编程中,我会说:现在是几点,所以我会在几点之前,给你提供怎样的功能,其行为是怎样的,接口是怎样的(行为和接口可以事先约定)。这样的自信,既要求对所需技术、会遇到难题的把握,也要求在头脑里对任务有完整清晰的模型。虽然难度不小,但能做到这一点,确实是职业素养的典型体现。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