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隐身”革命

发表于:2008-02-03来源:作者:点击数: 标签:隐身
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从未终止过。从科幻作家、技术专家、未来学家到工业分析家,都在试图用不同的手法和角度来预测人类文明的未来场景。历史上的大量事实的确证明,他们的预测经常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数字信息技术瞬息万变,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往往是件吃
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从未终止过。从科幻作家、技术专家、未来学家到工业分析家,都在试图用不同的手法和角度来预测人类文明的未来场景。历史上的大量事实的确证明,他们的预测经常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数字信息技术瞬息万变,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往往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即使是那些最大胆的科幻作家也对此显得很保守。那么,谁最有资格为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作精彩、准确的前瞻呢?

  来自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著名研究机构—— PARC(Xerox Palo Alto ResearchCenter,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的4位科学家,早在30 多年以前就准确、超前地预测到未来办公的许多场景和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他们发明的复印机、PC机原型等一系列设备直接影响了跨越3~4个年代以后的未来社会。至今,这4位老科学家还活跃在信息技术研究的前沿。请他们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把把脉”,将是最资深、最权威的一条指引方向。

  PC World[美]在不久前邀请到了刚刚获得本年度Charles StarkDraper奖的这4位PARC前“大腕”们,并就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访谈。他们之所以能获得工程学领域的这一权威奖项,正是因为早在30年前就从事的那一系列前瞻性研究,造福了后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这4位泰斗的名字分别是Bobaylor、Alan Kay、Charles Thacker和ButlerLampson。与业界的其他机构或相关人士的预测对比,他们的观点表面看来并无太多过人之处,而且更加现实和具体,但是他们源引了当前的许多研究进行了有力例证,更具说服力。正如Kay 对他们的预测进行评价时所说:“(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空洞观点只有80分的智商水准。

  计算机的革命才刚刚开始?

  “我经常感到很惊讶的是,现在竟然有那么多的人 认为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而实际上,我 认为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才刚刚开始”,Lampson对记者 谈到。另3 位专家对此观点也表示了赞同。

  “个人计算技术距离人们构想中的普适时代还很遥 远”,Thacker 说道,“毕竟,当前分布在地球上的PC 只 有数亿台,而人类人口却有近60 亿。况且还有大量的领 域(例如基础教育行业)中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非常初级。”

  这4位专家一致认为,有几个热点领域的研究一旦取得突破,并且能相互关联起来,将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这几个领域是:(WLAN、蓝牙等常规)无线 网络技术、(UWB等)超带宽无线通信技术、语音识别 技术、新一代搜索引擎技术,以及与对海量信息的处理 相关的管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与它们各 行其是比起来,对信息时代更具冲击力。

  “我认为无线技术将对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产生根本的改变。因为惟有无线技术才可以‘破天荒'地让人 们实现这样的梦想:利用各种便携式的计算终端就可以 访问网络,并且能以此来胜任桌面计算系统和传统网络 的几乎所有工作;此外,这还会直接导致大量具有全新 概念的移动终端问世”,Thacker说道。Thacker与Lampson 都曾经参与了Microsoft 公司的Tablet PC 的设计。

  无线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帮助人们抛弃经常 坠在PC和其他计算设备身上的一堆堆线缆,并实现真 正的移动网络和移动计算。Lampson说:“我认为在电 脑和外设的数据交换方式上,近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 完全可以取代几乎所有的传统有线连接,因为无线实 在是太方便了”。

  下一个浪潮:将电脑“分解”?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传统PC最近发生的一些变化,就会发现键盘、显示器、硬盘和网络适配器等部件正在被“分解”(disaggregated)出来,也就是它们正从过去的标 配和不可分割变得可以选配、随意插拔,甚至根据需求可 有可无。4位专家认为电脑的这些部件还会变得越来越具 有独立性,不过还将继续整合起来工作。许多来自大学、 私立或企业的计算机技术研究小组正在朝此方向努力。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越来越普及、其应用成本越来 越低廉,以及芯片处理速度越来越快、通信带宽越来越 高、相关的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似乎越来越没有理由非 要将一块硬盘与键盘和显示器“绑”在一起,也许它更 适合被放置在客厅的壁橱或汽车的后备箱里。至于 CPU 和内存,同样可以如法炮制。无处无时不在的有 线或无线网络,将使这些在物理空间上分离的计算机 部件无缝相连、有机运作。

  PC的显示器也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的 显示设备也将唾手可得,在生活中与人们更加亲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零售店收款台前的显示面板,用 以弹出店内商品的一些广告;办公室走廊里的“电视 墙”,可以显示电脑的输出结果,以方便员工随时阅览 公共信息,据称这种设备采用一种正在开发的特殊电 子染料。另一项值得重视的未来显示技术,是正处于研 发阶段的激光全息显示系统,它可以在空气中显示文 本和视频内容,具体是通过一种很细微的可编程激发芯片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电 子机械系统,已经用于许多商业产品)来实现的。在使 用过程中甚至可以被卷曲或折叠起来的电子纸,则是 更已被许多人所熟悉的全新显示技术。

  计算机的输入和控制功能,有可能通过一个无线键盘、一个手写识别设备、一组嵌入在桌子或汽车仪表盘里面的麦克风来实现。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这些输入设备会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听候主人的语音“发落”,以对计算机进行激活、输入和其他操作。

  计算机的“隐身”革命

  从根本上说,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将从人们的视线内消失。无论是通过分解还是组合,它们终将被越来越多地嵌入到墙壁、家什器物甚至衣服里面。

  “我的妻子是个十足的电脑盲,既不会用PC 机,更不会操作苹果电脑。她认为最好的计算机就是不可见的。”Thacker说,“虽然按照传统的观念,将计算机放到酒柜、电冰箱里的主意显得有些蠢,不过人们已经开始适应这种观念的变化。”实际上,一些消费电子厂商已经在推广包含了这些概念雏形的计算机化家具。

  实际上,大量的不可见的计算机系统早已遍布我们的生活之中,其中最可圈可点的就是汽车。现在的一部普通轿车里,就采用了数百个嵌入式计算机,它们各司其职,担任方向盘的控制、车内音响的播放、汽油余量的监测、车轮驱动马力的调节以及刹车系统的控制等等。

  Lampson则对IT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预测得更加大胆,他认为将来的汽车会有自动驾驶功能,而且主要是因为安全的需要。他甚至希望未来的所有汽车都能实现自动驾驶。

  此外,专家预测人们使用电话服务的模式会发生变化。各种无线连接技术,以及带宽更高的有线接入技术,将带动这场变化,尤其是随着VoIP应用的普及,这一变化会更快。VoIP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网络电话技术,将随着骨干网络带宽和可靠性的增加而迅速腾飞起来。相比之下,传统电话运营商的铜线语音传输将显得更加落后。VoIP 是已经很成熟和实用的技术,当前遇到的主要瓶颈只是最后一公里接入的成本问题,以及收费和运营方面的一些矛盾。

  未来发展空间无限

  语音识别技术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已有大量的语音识别产品流行于市,不过一旦遭遇稍微复杂些的情况时,这些产品的识别率将大打折扣,甚至丧失可用性。例如在对语音命令的识别和回应上,当前的语音系统不仅要求用户的嘴与麦克风保持特定的位置,而且对背景噪音、发音清晰程度、语速等等有严格要求,更谈不上对方言、口语等不规则内容的智能分析和响应了。

  “语音识别技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让计算机智能、准确地分析人类的自然语言”,Kay 说道,“我几乎无法想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是一个对非有序内容进行处理的复杂问题。”

  Lampson对此也认为:“让计算机准确理解人类所说的话,并智能地作出反应,将是语音识别技术之外的另一个完全复杂的研究领域。”

  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计算机在本质上仍然是只能吞吐由无数“0”与“1”组成的数据流的冰冷机器。它们在数学意义(计算速度)上的飞速发展,显得如此单调而盲目,实际上计算机对许多问题的处理能力还几乎是空白。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让计算机进行更高级的推理、学习和决策等任务仍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现实世界并不是依靠一些简单的逻辑数学公式就能描述殆尽的。

  移动终端和嵌入式计算技术更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已有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在关注这些方面的发展(甚至有的研究已持续进行了20 多年),但对计算机科学而言这仍然是一顶尚无人摘取的桂冠。

  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数字化,越来越先进的搜索技术结合卫星传输等无线网络技术,未来的人们将可以通过便利的移动终端(诸如智能手机、Tablet PC)随意访问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络信息。届时,一个位于第三世界国家乡村的老农,会在技术上畅通无碍地借阅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任何藏书。

  4 位PARC 专家认为最根本的技术革命还未到来,因为人类既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又能改变认识世界的方式。

  “(与未来的技术更新相比,)我认为已经发生的那些事件根本不重要”,Kay 说道,“如果我们拿PC 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变化与印刷技术进行对比,会发现印刷技术从构想、讨论到完全实施(即完全成熟)总共经历了150~200 年的时间(那么数字技术才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难道不仅仅是个开始吗?)”。Kay比较笼统地预计:这种真正的数字革命,惟有在计算机与人类(尤其是与儿童)实现高度的亲和与融洽时才告完成,并“直到新一轮的技术潮流发起为止,那时我们的后代将会迎接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