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模型简介

发表于:2011-06-03来源:未知作者:娃娃点击数: 标签:
软件测试中测试模型如下 V模型 测试阶段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实现意义

  测试模型

  V模型

  测试阶段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实现意义

  V模型是软件开发瀑布模型的变种,它反映了测试活动与分析和设计的关系 。

  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

  左边依次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依次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用户需求 验收测试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概要设计 集成测试

  详细设计 单元测试

  编码

  V模型问题

  1.测试是开发之后的一个阶段。

  2.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

  3.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需求阶段的错误一直到最后系统测试阶段才被发现。

  4.整个软件产品的过程质量保证完全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而且上一步的结果必须是充分和正确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必将严重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预期进度

  W模型

  W模型由Evolutif公司公司提出,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但W模型也存在局限性。在W模型中,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被视为串行的,同时,测试和开发活动也保持着一种线性的前后关系,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可正式开始下一个阶段工作。这样就无法支持迭代的开发模型。对于当前软件开发复杂多变的情况,W模型并不能解除测试管理面临着困惑。

  H模型

  H模型中, 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尽早的进行,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只要测试条件成熟了,测试准备活动完成了,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进行了。

  H模型揭示了一个原理:软件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流程,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H模型指出软件测试要尽早准备, 尽早执行。不同的测试活动可以是按照某个次序先后进行的,但也可能是反复的,只要某个测试达到准备就绪点,测试执行活动就可以开展。

  X模型

  X模型也是对V模型的改进,X模型提出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进行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通过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X模型的左边描述的是针对单独程序片段所进行的相互分离的编码和测试,此后将进行频繁的交接,通过集成最终成为可执行的程序,然后再对这些可执行程序进行测试。己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装并提交给用户,也可以作为更大规模和范围内集成的一部分。多根并行的曲线表示变更可以在各个部分发生。由图中可见,X模型还定位了探索性测试,这是不进行事先计划的特殊类型的测试,这一方式往往能帮助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在测试计划之外发现更多的软件错误。但这样可能对测试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对测试员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

  除了软件测试模型,开源软件测试模型也应该大概了解

  开放源码软件测试模型以“满意测试”为基本原则,强调迭代发展。

  “满意测试”基本定义

  是一个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合理的成本获取足够的产品质量评价信息,从而使得与产品有关的决策更为明智和及时。

  模型基本需求

  以下给出开源软件测试模型应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1. 应充分考虑开放源码的早发布和常发布特点,对每一次代码的提交、滞后、变更能够作出适当反应,允许对仍处于开发、尚未集成的元素进行及时测试;

  2.明确鼓励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设计时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源,而不仅限于项目文档;

  3.允许测试工作由于较差的或滞后的项目文档而受负面影响,但应防止完全阻塞测试工作的情况发生;

  4. 允许每个测试案例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源进行设计,允许在获得新的信息源时对测试进行重新设计;

  5. 应包含反馈机制,使得测试执行过程中的发现可被及时考虑到测试设计中;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