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技术会超越美国?(2)

发表于:2012-09-04来源:南方周末作者:James A.Landay点击数: 标签:软件测试
在中国时,我和很多一流的中国学生交流过。他们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做实习最好的地方),也有清华大学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系)。

  在中国时,我和很多一流的中国学生交流过。他们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做实习最好的地方),也有清华大学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系)。因此我有机会观察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我的实验室也吸引了中国一些学设计的一流学生(并且我们也雇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顶级设计师)。我也有幸能接触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大学里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那些已经拿了博士的家伙们)。

  基本的事实是,这群人创新能力的层次和美国的学生学者还有很大差距。且实际上,中国那些“最有创造力”的人,基本都是在美国或欧洲留学拿到博士或者工作过的人。我这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人所做的工作就不好——我上文说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世界计算机科研的顶级研究所之一,并且那里的研究员也发了很多一流会议的文章,但这些研究员里最成功的那些,很多也师从过西方训练出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多年——几乎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又读了一次博士。

  所以基本事实是,如果你是中国教育系统的重点大学里出来的,那么你接受了良好的“创新性”训练的可能性,就比那些从其他大学出来的要低很多。这不是中国人的基因特质(很多西方教育出来的中国人都清楚说明这一点),这是中国以千年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的问题。

  有很多文章讲到过中国教育系统里的文化基调在很多基本面上都有好的影响(比如说,2010年上海学生问鼎全球国际学生评估测试),但很多中国国内的人也质疑说,是否这种到处都在强调记背、应试,以及要求几乎完全复制老师和以前“大师”的文化,会导致这些人们无法“跳出框框”思考。

  虽然缺乏创新性是文化上的问题,但显然这里面同样也有很善于创新的另类存在(中国的艺术活动发展就是跳跃式的)。这些年来,一流的中国学生都离开了中国的教育系统,到美国留学。虽然很多留学生在美国一开始既聪明又勤奋,但是并没有显现出多少创新性。他们已经习得不要质疑教授和其他权威的习惯,并且习惯于做别人安排好的事情而不是想自己的主意。但是,不久之后,很多人接受了几年的训练就成长起来,并且成为行内的一些新星。

  我自己也带过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现在在计算机领域都有自己很棒的事业,且创新能力是他们每天吃饭的本钱。但这都是接受了5-6年“美国式”高等教育的结果。我从同事那里听到的事例也是类似的。现在很多中国人也注意到了中美两个教育系统之间的这个关键性区别。最近的趋势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倾向于把子女送到美国就读本科甚至是高中。

  只说这种趋势可能仍会使某些人相信中国会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超过美国,因为这么一大群学生取得学位之后就会回国了。虽然存在在美国工作几年之后回国工作这样的“海归”趋势,但这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么普遍。很多中国留学生开始很习惯美国城市更轻松的生活,并通常会选择留在美国。事实上,更“粘住”这些学生的是美国远比中国更加流水线式的事业发展(许多中国公司的结构和运作还基本要靠潜规则,并且贪腐还是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最近有报道说很多中国富人移居西方国家,办理西方护照,通常是为了前面所说的更好的教育机会,也是为了远离环境恶化和污染,以及享用西方的医疗保健服务。

  2011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大型的美国科学基金研讨会,专门讨论与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80个与会者里,一多半是现在美国大学里的华人教授。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很多拿到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可能会留在美国,好能够在比中国更好的大学环境里工作,教更好的研究生。这些会很快改变吗?

  中国大学(实际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机构也可以)与美国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职称等级下的权利结构是不一样的。虽然在美国大学的职称制度下,副教授升职称是正教授评出来的,助理教授升职称(也就是升全职)是正教授和副教授一起评出来的。但是,我注意到我所拜访过很多一流院系里,“辈分更高”的教授们都清楚很多创新性的和最杰出的工作都是那些“年轻”的助理教授组里做出来的,并且我们通常会“保护”这些年轻人,让他们能更好发展,好能完成这些杰出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给他们安排冗长乏味的事物性工作,并且鼓励他们去教那些他们所专长领域里的高年级小班课程,而不是一般性的基础大班课)。

  而在中国的大学里,集中在老一辈教授手里的权力和经费都远远更多。在许多大学里,助理教授只是协助一个老教授工作,而没有真正的独立的学术规划。而在一个像计算机科学这样快速发展的领域里,我相信这样的结构是跟不上如此快速的技术变革而注定要失败的。当初一个有能耐的年轻教员熬到今天的正职,少说也要十年。而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我觉得这种结构性的桎梏使得我们在中国大学里,谁都找不出一个研究人员,能说这个人在他所在的子领域里是世界一流的(除了零星的几个名人,比如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还是中国大学“进口”回国的)。

  这意味着倘若中国大学不改革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国的计算机院系至少要很多年(15-20年左右)才可能有希望从高层到底层都积累出世界水平的计算机科学家。这还是假设他们现在就开始在本土培育世界顶级科学家了(且还没开始),或者开始从海外引进(只引进了一些)。再次说明,我这不是说他们这儿现在没有佼佼者。中国大学里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的。比如2011年UbiComp的副主席、清华大学的史元春教授,也在她清华的组里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总体来看这些人还是太稀少了,而中国没有哪个计算机系有实力匹敌美国前25甚至前50的计算机系。如果在招聘实践上和对待新人上没有大范围大规模变化,这种状况在短期都是很难改变的。

  创业

  虽然中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要继续发展还困难重重长路漫漫,我觉得创业圈的景象倒是相对健康一点。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也一直关注中国最好的科技博客和推特上的作者,并且关注着与创业相关的重要活动(像北京的TechCrunch就是最近的例子)。

  我也花时间和那些密切关注研究创业圈的人谈过或读过他们写的东西,像在杜克和斯坦福工作的研究硅谷和全球高科技大企业的教授Vivek Wadhwa。Wadhwa教授最近评论说他到中国旅行时看到了健康的创业景象。那种要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创业文化正在形成,而这种文化正是当年的硅谷崛起奇迹的原动力。

原文转自:http://www.ltesting.net